紅蜘蛛(蛛形綱葉螨科動物)
紅蜘蛛病蟲害防治工作普遍存在持續性特征,不同的苗木有不同的最適生活環境,紅蜘蛛危害并且貫穿植物的生長過程,要想保證苗木生長處于相對自然的環境下,需要做好監控工作和避免不良環境帶來的種種不利因素,紅蜘蛛病蟲害具有較強的季節性、地域性,熟悉了解不同季節、不同區域的病蟲害發生情況,結合實際情況,采取相應的紅蜘蛛危害防治措施,確植物健康生長。
名稱:紅蜘蛛
學名:紅葉螨
類屬:葉螨科
苗木的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,紅蜘蛛病蟲害問題的出現,對于苗木和植物具有毀滅性的影響,本文分析了紅蜘蛛危害,就紅蜘蛛對苗木危害和防治進行了深刻探究紅蜘蛛防治方法,對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提出建設性意見。
紅蜘蛛圖片
紅蜘蛛分布與危害
近些年來,紅蜘蛛已成為危害園林花卉樹木的重要害蟲之一。它主要危害植物的葉、莖、花等,刺吸植物的莖葉,使受害部位水分減少,表現失綠變白,葉表面呈現密集蒼白的小斑點,卷曲發黃。嚴重時植株發生黃葉、焦葉、卷葉、落葉和死亡等現象。同時,紅蜘蛛還是病毒病的傳播介體。
紅蜘蛛形態特征
據初步觀察發現,危害園林植物的紅蜘蛛屬于葉螨總科,主要有山楂葉螨、全爪螨、朱砂葉螨、果苔螨、針葉小爪螨、短須螨等。
螨類個體較小,一般體長不到1毫米,若螨可在0.2毫米以下。成螨體型為圓形或長圓形,多半為紅色或暗紅色。越冬螨橙紅色,卵球形,直徑在0.1至0.2毫米之間。幼螨體近圓形,長0.14毫米左右,淡黃色。若螨形態和成螨相似,黃褐色。卵為圓球形,橙色至黃白色。
紅蜘蛛發生規律
紅蜘蛛主要以卵或受精雌成螨在植物枝干裂縫、落葉以及根際周圍淺土層土縫等處越冬。第二年春天氣溫回升,植物開始發芽生長時,越冬雌成螨開始活動危害。展葉以后轉到葉片上為害,先在葉片背面主脈兩側為害,從若干個小群逐漸遍布整個葉片。發生量大時,在植株表面拉絲爬行,借風傳播。一般情況下,在5月中旬達到盛發期,7至8月是全年的發生高峰期,尤以6月下旬到7月上旬危害最為嚴重。常使全樹葉片枯黃泛白。
該螨完成一代平均需要10至15天,既可營兩性生殖,又可營孤雌生殖,雌螨一生只交配一次,雄螨可交配多次。越冬代雌成螨出現時間的早晚,與寄主本身的營養狀況的好壞密切相關。寄主受害越重,營養狀況越壞,越冬螨出現的越早;反之,到11月上旬仍有個體為害。
紅蜘蛛防治方法
1、本身的生活習性決定。紅蜘蛛繁殖力強,一年發生多代,發育速度快,周期短,兩性、孤雌均可繁殖,適應性強,傳播方式廣。
2、氣候。對大多數紅蜘蛛來說,均屬于高溫活動型。溫度的高低決定了紅蜘蛛各蟲態的發育周期、繁殖速度和產量的多少。干旱炎熱的氣候條件往往會導致其大發生。因此,一定在高溫干旱季節來臨之前及時防治。
3、天敵。害蟲的自然天敵種類和數量很多,主要有深點食螨瓢蟲、束管食螨瓢蟲、異色瓢蟲、大、小草蛉、小花蝽、植綏螨等,它們對控制害蟲種群數量起到積極作用。因而,在防治害蟲時勿傷天敵。
4、化學防治。使用10%苯丁噠螨靈乳油(如國光紅殺)1000倍液或10%苯丁噠螨靈乳油(如國光紅殺)1000倍液+5.7%甲維鹽乳油(如國光樂克)3000倍液混合后噴霧防治,建議連用2次,間隔7-10天。
5、人工防治:消滅越冬螨,冬春季節喬除樹干、枝叉處粗皮并于春季涂石灰乳或噴3~5波美并石硫合劑;清除果園及附近雜草消滅越冬源。
6、物理防治:于春季4月中、下旬麥收前后(5月底至6月初)、7月初樹干中、下部涂寬約5~10厘米粘蟲膠環可粘死下樹和上樹活動螨。
7、生物防治:注意保護草青蛉、捕食螨、螳螂等螨類天敵,有條件的可人工飼養并釋放于冬園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