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望多開養殖戶交流會
早晨8時20分,從報社出發,半小時后,車子開到位于鶴山市共和鎮占地百畝的市良種推廣基地。一進基地大門,路兩邊青蔥蔥的草地引起了記者的注意。“那是基地培育的牧草”,李萬榮告訴記者,牧草試驗田有40畝,品種有黑蕎麥、黃竹草、雜交狼尾草等,主要向圈養黑山羊的養殖戶提供種子與技術,但是目前我市黑山羊養殖戶大多數還是以山地放養為主。在共和鎮里元村合嘴村民小組,我們見到了養殖戶陳新平。他養殖黑山羊已有兩個年頭,黑山羊總數達到200余只,可以算是養殖大戶了。
在陳新平的黑山羊養殖場,一進簡易的工棚,桌子上幾本養殖方面的專業書籍引起了記者的注意,有《家禽科學用藥》、《獸醫防疫技術問答》、《羊病診斷與防治原色圖譜》等。書已經略顯陳舊,顯然是經常翻閱的緣故。
沒想到,與陳新平聊起黑山羊,敦厚又樸實的他,還是一個羊病防治的好手呢!他拿起一盒標有“漢草精華”的獸藥說:“羊沒有精神,不愛吃東西時,注射這種藥很有效果。”李萬榮感興趣地接過藥盒仔細看了看說:“這也是‘頭狍’(抗癥消炎類藥)。”又轉過頭向記者解釋說:“陳新平的黑山羊與混養的部分波爾羊,都是在附近山地放養,會經常吃到不干凈的東西,這些藥主要起著腸胃消炎作用。”陳新平還向李萬榮打聽什么時候基地再開黑山羊養殖戶交流會,并高興地說:“養殖場現在每天都有小羊羔出生!”
正聊著,天突然下起了雨。10時20分,我們冒著雨,踩著泥濘路,繼續前行。此時,雨中的大山顯得格外空曠寧靜。
74歲老人由養豬轉為養羊
10時58分,我們來到蓬江區棠下鎮樂溪村。74歲的梁福源是我們探訪的第二個養殖戶,他10天前才從基地購買了40只種羊,黑山羊養殖剛剛起步。李萬榮說:“新養殖戶遇到的問題最多,也是基地日常走訪與電話聯系的重點。”
梁福源是位老退伍軍人,身體非常硬朗,做起事來也是風風火火。養豬已有9年的他,有了一定資金后,最近聽朋友介紹養殖黑山羊前景比較好,老人又開始了新的養殖技術學習。梁福源告訴李萬榮:“羊到家10天,母羊已經下了兩只小羊,多虧了‘肥佬’來幫忙,指導我!”李萬榮介紹說,“肥佬”也是一個黑山羊養殖戶,姓陳,養殖場就在附近,當他聽說梁福源也養了黑山羊以后,就義務來幫忙,指導怎么打疫苗與預防常見病。
談起今后養殖計劃,梁福源爽朗地表示:“最近就準備租20多畝地種牧草,再引進新的種羊,不斷擴大規模,最終目標是養殖500只黑山羊。”